序章「時光之間」。
新素材研究所
Prologue: Space of Time New Material Research Laboratory (NMRL) © N.M.R.L./ Hiroshi Sugimoto + Tomoyuki Sakakida

Experiences

Spotlight

卡地亞之新創造

2019.11.6

「卡地亞——時光流逝,結晶永存」,由杉本博司、榊田倫之的新素材研究所傾力打造,體現時代靈感

序章「時光之間」。
新素材研究所
Prologue: Space of Time New Material Research Laboratory (NMRL) © N.M.R.L./ Hiroshi Sugimoto + Tomoyuki Sakakida

「卡地亞——時光流逝,結晶永存」展覽會於10月2日(週三)在國立新美術館拉開了序幕,我們由此可以跨越時代,感受卡地亞的美麗世界。會場佈置出自於新素材研究所的杉本博司和榊田倫之之手。巧妙的空間布局,讓鑑賞之旅如在「時光」中巡遊。我們在展覽會開始前的9月份對他們進行了採訪。

張力世界中的美學

當京都人說起「先前一戰」,指的是應仁之亂;當佛羅倫斯的金匠們從書上讀到「這裡的金加工圖樣」,指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畫;若要說「卡地亞——時光流逝,結晶永存」展覽會的原點,究竟應該追溯到歷史上的什麼時候呢?

 

這次的展覽與以往的卡地亞展不同。展品被以全新的角度進行組合、加以詮釋,最後整合到一起,顯示了卡地亞的獨創性是如何超越時代,至今依然閃耀光輝。展覽的設計緊扣一開始的設問,但又時不時地設置了機關,讓我們能在時間軸上自由穿梭的同時,被引導著與卡地亞的鐘錶、首飾進行對話。整個展覽空間看似寧靜整齊,但實際上充滿了卡地亞的優雅設計和日式美學帶來的張力。我拜訪了「新素材研究所」(以下簡稱「新素研」)的榊田倫之(Sakakida Tomoyuki),他說,早在三年前接受委託時就開始考慮如何在國立新美術館的白色空間中佈置會場,但直到最近才完成整體構思。

進入會場,首先看到的是杉本博司的「逆行時鐘」(2018年)。Backward Clock, Hiroshi Sugimoto, 2018 [Made in Milan] © Hiroshi Sugimoto/Courtesy of N.M.R.L.進入會場,首先看到的是杉本博司的「逆行時鐘」。 2018年,綜合媒材(1908年製造的古董時鐘經由作者修復改為逆行[製造:Fontana Cesare,米蘭]),個人收藏品 進入會場,首先看到的是杉本博司的「逆行時鐘」(2018年)。Backward Clock, Hiroshi Sugimoto, 2018 [Made in Milan] © Hiroshi Sugimoto/Courtesy of N.M.R.L.進入會場,首先看到的是杉本博司的「逆行時鐘」。 2018年,綜合媒材(1908年製造的古董時鐘經由作者修復改為逆行[製造:Fontana Cesare,米蘭]),個人收藏品

進入會場,首先看到的是杉本博司的「逆行時鐘」。 2018年,綜合媒材(1908年製造的古董時鐘經由作者修復改為逆行[製造:Fontana Cesare,米蘭]),個人收藏品
Hiroshi Sugimoto, Time Reversed, 2018, Mixed media (Restored antique clock from 1908 altered to turn counterclockwise by the artist [ Manufactured by Fontana Cesare, Milan]) Private Collection
© Hiroshi Sugimoto/Courtesy of N.M.R.L.

窗邊的牆壁上,張貼著多幅按實物原樣大小描畫的項鍊設計圖,中間偏下方是卡地亞的標記。桌上排列著展示各個會場形象的彩印圖,旁邊擺放著由佛像師雕刻的頸胸部塑像。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這些胴體塑像。它們由神代杉、屋久杉、神代櫸等名貴木材製成,為了襯托出不同項鍊的美麗,角度、高低等都特別定製。被用來作為首飾台座的塑像紋理細膩,褶皺舒緩,宛如出自於某座佛像的一部分,穩重中透著木材獨有的優雅。

 

「回溯過去就是展望未來。關於這次展覽會的會場設計,『新素研』從一開始就是圍繞著這一理念來進行提案的。我們的問題在於找到好的支撐點。」建築事務所新素研由杉本博司和榊田倫之主持,今年已步入第11個年頭。秉持「舊的素材才是最新的」的哲學理念,在建築設計中既現代又尊重原有素材的長處和魅力,通過運用傳統製作工藝來表現新的日式美學。


新素材研究所的兩位當家,右邊為杉本博司,左邊為榊田倫之。背景是江之浦測候所的大谷石牆壁。 新素材研究所的兩位當家,右邊為杉本博司,左邊為榊田倫之。背景是江之浦測候所的大谷石牆壁。

新素材研究所的兩位當家,右邊為杉本博司,左邊為榊田倫之。背景是江之浦測候所的大谷石牆壁。

「杉本明白,拉伸歷史的尺度,隨之看到的風景也會不同。卡地亞具有170年的歷史,試圖向觀者展示1970年代以後的當代和未來世界,但杉本把展覽會一下子拉到了地球誕生的46億年前,可以說進一步強化了展覽的主題。」石、木、土、布等組成的佈景也是展覽的一大看點,它們既襯托出寶石之美,又與其形成了感官上的對比。

 

「整個鑑賞之旅如同在地底採礦,會更加認識到寶石是經過幾億年結晶產生的奇蹟,但與此同時,也會注意到石紋、年輪這些歲月在石木上留下的印記。樸質素材與寶石間的對比恰恰凸顯出了各自的魅力。」榊田說道。


擁有一圈圈年輪的日本針葉樹被排列在一起,用來佈置會場。Photography by Ruriko Kusanagi 擁有一圈圈年輪的日本針葉樹被排列在一起,用來佈置會場。Photography by Ruriko Kusanagi

擁有一圈圈年輪的日本針葉樹被排列在一起,用來佈置會場。Photography by Ruriko Kusanagi

「新素研」堅持選用日本的木材和石料,因為它們最適於日本的氣候和風土。日本的木材莫過於針葉樹,日本的石料莫過於凝灰岩。這次展覽會也不例外,用到了新素研的建築設計中不可缺少的大谷石,它們被排成井格,成為展覽會的一道風景。

 

「大谷石是可以用鋸子切割的軟石,而且多孔,從石紋中可以看到岩漿活動留下的痕跡,進而感受到時光的流逝。這種質樸而直接的特點使得與物的對話成為可能。」榊田說。除了木、石以外,由川島織物SELKON公司開發完成的一種叫「羅」的布料也成為此次展覽的新嘗試。展覽使用的布料有兩種,深沉黑布用來表現暗黑地底,滲透性布料用來表現光柱。川島織物SELKON發祥於京都西陣,是曾參與過正倉院珍貴染織品復原工作的紡織名門。為了增加光感層次,這次採用了被稱為「風通織」的二重紡織技術,並運用了傳統技法中的「引箔」技術來增添織物的光彩。

 

至於上述素材如何組合在一起,進而與鐘錶、寶石等共同構成和諧空間?恐怕只有親身涉足會場才能體會,但毫無疑問的是,處於中心的卡地亞的一件件展品在這些素材的襯托下大放異彩,展現出永恆的魅力。尤其是出現在「序章」部分的不可思議的時鐘(Mystery Clock)、稜鏡時鐘(Prism Clock)等展品,令人過目難忘。


≪大型「門廊」不可思議的時鐘≫卡地亞 巴黎,1923年。黃金、白金、石英、鑽石、珊瑚、縞瑪瑙、黑琺瑯。卡地亞藏品 Marian Gérard, Cartier Collection © Cartier ≪大型「門廊」不可思議的時鐘≫卡地亞 巴黎,1923年。黃金、白金、石英、鑽石、珊瑚、縞瑪瑙、黑琺瑯。卡地亞藏品 Marian Gérard, Cartier Collection © Cartier

≪大型「門廊」不可思議的時鐘≫卡地亞 巴黎,1923年。
黃金、白金、石英、鑽石、珊瑚、縞瑪瑙、黑琺瑯。卡地亞藏品 Marian Gérard, Cartier Collection © Cartier

1920年代,在卡地亞工房工作的年僅28歲的時鐘技師莫里斯·庫埃特(Maurice Coüet)製作了不可思議的時鐘,至今已近一個世紀。時鐘的透明空間裡僅有長短針存在,似乎與機械部分全然脫離般懸在空中。儘管事先已經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但乍看之下還是覺得驚奇。事實上,長短針分別固定在兩面水晶圓盤上,針未動而只是圓盤在轉動。從設計簡約優雅的長短針和充滿了異國情趣的東方裝飾上,實在想像不出機芯到底藏在了哪裡。12台這樣的座鐘被放置在「時光之間」的光柱中。「卡地亞——時光流逝,結晶永存」,「序章」正如展覽會其名,充分喚起了觀者的好奇心,大概是這次展覽會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吧。

「卡地亞——時光流逝,結晶永存」
展期 2019年10月2日(週三)~12月16日(週一)
會場 國立新美術館 企劃展示室2E
https://Cartier2019.exhn.jp

Text by Kioko Kobayashi
scroll top